装备制造业: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装备制造业是开滦集团“一基五线”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按照开滦集团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开滦集团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经济规模50亿元,进入河北省装备制造“三甲”企业行列,并形成拥有先进技术、综合服务和国家级煤矿机械试验检测基地为引领,以煤矿机械、冶金装备两大支柱产业为核心业务的北方矿山机械研发、试验、制造、租赁、修理基地。
近几年来,开滦集团充分发挥装备制造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抓住唐山钢铁产业迅猛发展和开滦煤炭扩张、煤化工发展的机遇,以开滦铁拓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为核心,整合集团内部制造企业,实现产业集聚;联合中国煤科总院等研究机构,建设集煤炭开采、装备研发、综合配套试验为一体的研试基地,形成煤矿、煤化工、钢铁、节能环保装备四个主业板块,全面进入装备制造的高端领域。
2010年初,开滦集团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思维,对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调整。在“134”产业格局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基五线”现代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作为其中的“一线”,第一次被提升到了产业的高度。
,开滦人对此并不满足。开滦集团总经理殷作如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基五线”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一线”,目前装备制造业6亿元的产值,对于开滦集团2009年全年整体营业收入559亿元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对于开滦集团2010年“双五”目标营业收入800亿元来说更是微乎其微。
殷作如说“开滦集团装备制造业要想做大、做新,就必须抓住唐山钢铁产业迅猛发展和开滦煤炭扩张、煤化工发展的机遇,通过整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多元化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实施结构调整,发展拳头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获悉,开滦集团将按照装备管理、制造、租赁、修理系统化经营的产业格局,整合开滦集团设备分公司、开滦铁拓重机公司和内部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修理厂点,组建开滦重型装备集团。殷作如表示,通过内部重组,提升开滦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度和经济规模,实现装备管理集中化、产品制造专业化、修理检验标准化、租赁经营规范化。
,通过并购河北省属、唐山市属国有企业,使开滦装备制造形成煤矿、煤化工、钢铁、环保装备四个主业板块,并具有产品研发能力、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相应的营销网络;以集团内部巨大的市场为基础,与行业领先企业、专业研发单位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形成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煤矿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着力构建煤矿用“三机一架”(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的生产格局。
在煤化工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主要研究和开发以气化炉和废热锅炉为代表的粉煤气化成套设备,即以年产20万—50万吨合成氨工程为依托,完成日投煤量1000吨—2000吨粉煤气化装置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的研制。
在专业化改造项目方面,以现有液压支架、运输设备、洗选设备、大修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依托,加大关键设备的投入力度,对设备资源等生产要素及生产布局、工艺流程等进行整合、调整,实施专业化改造工程,促进专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
在煤炭生产基地设备租修服务部建设方面,在开滦集团规划建设的煤炭生产基地设立煤机设备租修服务站,为矿用设备提供租赁和修理服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和新疆准东等拥有煤化工项目的地点,设立化工设备维修服务站,提供化工设备维修服务。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开滦集团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加快生产系统改造和项目实施步伐,铁拓公司作为开滦集团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可谓浓墨重彩,铁拓公司按照发展定位,加快技术引进和兴企项目建设步伐,重点打造开滦制造品牌和具有开滦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