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太原报道,5月13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布了《山西省土地指标交易调剂暂行办法》。这一办法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交响乐,针对当前山西省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奏响了规范与激活的乐章。
随着山西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占用的耕地规模逐渐扩大,优质的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山西省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出台的《山西省土地指标交易调剂暂行办法》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应。
该办法对于规范土地指标交易调剂行为具有深远意义。它明确了补充耕地的来源,确保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落实项目用地的市、县,提供了通过易地公开交易快速便捷地获取占补平衡指标的途径。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对于土地指标调剂、交易的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出让方应为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项目的所在地市、县级人民。受让方则是建设项目所在地市、县级人民以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可以申请受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这一规定旨在防止以外的企业和个人成为指标交易的主体,确保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责任明确。
该办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激活山西“沉睡的”土地资源,为全省经济发展和转型综改提供保障。这不仅有助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有助于推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山西省土地指标交易调剂暂行办法》的出台,是山西省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的未来之路,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