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自高位暴跌64% 吉利遭遇行业寒冬还是恐慌砸盘

配资炒股 2022-11-19 11:01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1月8日消息,2019年新年伊始,吉利走势便跌跌不休,年初至今跌幅已经高达24%,竟然在港股2000多只股票中跌幅位居前20名。而2018年的吉利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股价按年跌48.46%,市值近乎腰斩。

     如果从吉利2017年11月高点计算,吉利跌幅已经高达64.4%,市值蒸发1703亿港元,目前市值不足1000亿,仅剩934亿的体量。

  销量不济还是恐慌砸盘?吉利暴跌9%

  今天吉利开盘便暴跌近8%,此后跌幅更是一度高达13%,曾经欲冲击3000亿市值的吉利如今已不足千亿。至于吉利本次为何下跌?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吉利汽车12月总销量为93333部,同比减少约39%。2)吉利汽车2018年并未完成年初预定的158万辆目标,所以,即便以冠军收场,但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吉利2018年的销量完成率仅为95%。3)2019年,吉利汽车的目标是151万辆,相当于几乎零增长,各大投行相继削吉利目标价。

  1)1月7日,吉利汽车公布了12月份以及全年的销量数据。12月份单月销售93,333辆、同比骤减-39.2%,销量是近16个月以来低。吉利解释,期内批发销售水平相对较低,但零售销售水平仍然稳健,反映公司主动管理经销商的总库存至健康水平。

     2)12月销量的骤减直接导致吉利未能在年末冲刺的时,完成年初制定的158万辆的销量目标,而差距有8万辆。吉利去年初逆市保持高速增长,但第四季明显急速转弱,令公司最终未达销售目标,但按年比较仍能增长两成。

     3)2017年吉利曾扬言可在2019年达至200万辆销售,不过本次吉利开出今年销售目标仅151万辆。有分析员指出,内地汽车市场销情受贸战阴霾和放贷减慢等因素影响,而近期市传内地将推减税措施刺激汽车销售,也令部分消费者转抱观望态度,加剧销售难度。该分析续指,吉利会是减税措施潜在受惠者,但公司今年销售目标保守,远低于券商预期的180万辆。

  多家大行下调吉利评级及削目标价,摩通削吉利目标29%至10元,评级为中性,称吉利调低全年销售目标令市场惊讶,料行业将维持负增长。瑞信削目标45%至11元,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料汽车购置税削减令毛利率受压。摩根士丹利认为吉利今年销售目标低于预期,维持减持评级,目标8元。

  多家大行预计吉利会是减税措施潜在受惠者,但公司今年销售目标保守,远低于券商预期的180万辆,这或许也引发了投资者们的集体恐慌砸盘,截至发稿,吉利跌幅已经超10%,成交8395万股,涉资8.8亿港元。

  吉利高位暴跌64%,贸易摩擦还是行业寒冬?

  吉利自高位重挫64%,市值蒸发1700亿。当我们说强监管下,腾讯跌40%的时候,和吉利比依然小巫见大巫。当我们提到美图发力,股价暴跌80%的时候,吉利竟然也无比接近,冥冥中成为了第二个美图。作为自主车企龙头的吉利的任何下跌对行业来说都是致命的,那么自主车企龙头吉利大跌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人将其归咎于贸易摩擦。目前市况走弱,作为放开股比限制的自主车企冲击可见一斑,此前,股比限制放开,合资汽车和自主车企也迎来了大幅调整。但将根本原因归咎于贸易摩擦显然并不客观。

  2017年,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最先感受到了市场的瑟瑟寒意,他们各自以逾30%的下跌幅度,跌跌撞撞提前入冬。说时迟那时快,中韩双方迅速找到一个完美的理由“萨德”!

  2018年,萨德事件依旧悬而未决,而且市场变得更糟糕,,北京现代非但没有进一步下跌,反而止跌反弹了。

  接过日渐老去的父亲郑梦九指挥棒,现代汽车新任掌舵者郑义宣意识到萨德事件只不过下跌的借口,中国业务内部无限制的内耗、产业链的封闭以及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成长性缺乏足够的尊重,才是导致现代过去两年一路下跌的三座大山。

  今年,长安福特是想左手把锅甩给SUV,右手把锅甩给中美贸易战的。看到同是美系汽车的上海通用仍然顽强地守住尊严,SUV专业制造商广汽菲克也不过跌去30%的时候,瞅瞅自己全年逾50%的跌幅,长安福特只能咬着牙自己把锅背了。

  本文认为除了受资本市场和外围环境整体影响外,所有下跌更深层次的原因,都来源于市场对于2018和2019年乘用车市场的深深担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8年11月的数据显示,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3.9%。2018年1-11月,汽车销量2542万辆,同比下降1.7%,乘用车销售同比下降2.8%,轿车下降1.4%,SUV下降0.8%。

     虽然下跌幅度并不大,焦虑已经在这个行业蔓延。自从2018年4月份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以来,下半年开始,负增长的幅度,逐月扩大,12月份的同比跌幅,可能将达到罕见的-20%以上。而前11个月,SUV同比下滑了0.8%,2012年以来支撑市场持续增长的SUV,在2018年失去动力。

  汽车市场出现销售下滑,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所有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中国车市正在经历30年以来最寒冷、最黑暗的冬天。而2019年呢,新年伊始,吉利便大幅削减目标价,这对这个行业以及投资者都是莫大(博客,微博)的恐慌!

  吉利销量数据的背后,“一切为了活下去”?

  对于投资者来说,吉利全年销量不达标是致命的,而更致命的是在减税的预期下吉利依然未能达到大行预期的销售目标,只是象征性的增加了1万辆,2019年销售目标锁定在151万辆。

  根据下图可以发现,2017年的吉利稳健高速增长,但2018年的增幅明显放缓,而且12月更是骤减39%,这是否预示着吉利的优势的地位没有了呢?

     从销量上已经说明一切。这几年,吉利毫无疑问成为中国品牌或者市场中的强势者。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要知道大众品牌2018年全年也仅比去年增加了2万辆,大众方面表示,这是在中国市场整体萎缩110万辆基础上达成的结果,尤为不易。

  那么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吉利,高基数下近30万辆的净增量,应该可以算是2018年市场第一了。作为统治着一众自主品牌的大哥,吉利日常单月多达8款车型销量过万,继续彰显着强大的体系统治力。

  虽然SUV总体市场在下滑,但吉利在SUV阵营的表现依然相当亮眼。全年SUV总销量达到84.6万辆,占吉利全年总销量56%,实现了吉利在SUV市场的后来者居上,跃升国内SUV市场车企年度销量排名第一。

  “如果从目标上看,我们确实没有完成。”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坦言,不过,他透露“实际上,吉利是在的关头主动放弃了年初的目标。”

  “从去年下半年起,我们特别注重终端零售渠道的健康,控制库存,与年初目标战略性松绑,要求经销商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货,保证渠道的健康和价格的稳定。”林杰透露,吉利汽车决策层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宁愿完不成年初目标也要保证渠道健康。

  去年下半年,吉利汽车调整吉利内部思路吉利现阶段不再将高增长速度作为主要目标,并多次在内部开会上强调“不追求高速度增长,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增长。”

  结尾

  巴菲特说即便是一个最优秀的公司,你要求它每年都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当优秀的公司遇到暂时的困难时,也许是最好的买入时机……

  汽车市场出现销售下滑,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所有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中国车市正在经历30年以来最寒冷、最黑暗的冬天,那么2019年呢?是买入还是等待?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