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持续督导业务 应摆脱鸡肋定位
最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系统”)召开了持续督导业务培训会,会上一位机构业务人士讲道,对目前主办券商持续督导业务的整体感受是业务经营理念相对滞后,重量轻质,重推荐轻督导。
笔者和机构业务部的这位人士感受相似,从每日全国股转系统里数不清的更正公告就能看出持续督导这个活在券商的业务体系中不是最重要的业务。
一单挂牌业务券商的收入在150万到200万左右,而一家公司每年持续督导费用大概在10万到20万不等,用一位券商朋友的话讲,持续督导的费用还不够给员工发工资的,更不要提给公司创收了。这样的情况下重推荐轻督导也能理解。
除了费用这点事,还有一组数据也能说明目前持续督导业务不好干。截至2016年9月28日,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9102家,而拥有推荐挂牌业务资格券商仅97家,平均一家券商要督导94家公司。
就我了解,对大多数券商来说,新三板并非核心业务,新三板业务配备的人员也有限。企业数量大跃进之下,券商人员的短缺也造成了目前持续督导业务的现状。
从业务的优先等级和收入水平来看,持续督导业务都是不折不扣的鸡肋。但这又是一块不能丢的鸡肋。
现有的监管要求下券商被要求在多个环节为企业背书,一旦督导未尽责,企业爆发风险,券商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笔者也了解到监管层要求券商的持续督导工作底稿的保存期应不少于十年,哪怕日常打电话的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都可作为底稿留痕的材料。即持续督导的责任可回溯很多年。
这样的一块鸡肋,任谁也不敢轻易丢弃。
但实际上,从这次督导培训会能看出来,尽管天天使着鞭子从严监管,但监管层也在想如何给券商减压松绑,能让持续督导业务不再是鸡肋。
这次提到正在研究的摘牌制度以及未来可能对资金占用认定的放宽都是在帮着券商减轻压力。
比较直观的一个案例是,股转系统今年以来在资金占用这块陆陆续续查了很多家,这些案件中,对有的公司和券商进行了处罚,有的并没有进行处罚。没有处罚的很大原因是有证据表明主办券商尽到了勤勉尽责的责任,有一系列的留痕动作,免于处罚。
但不管怎样,企业与券商数量的差距,收费标准在短时间内都难以解决。未来能让持续督导业务食之有味,显然还需更多的办法和支持。
配资炒股
- 002872天圣制药股票 002872天圣制药股吧
- 太原炒股配资,晋城配资炒股
- 山西炒股配资:国内炒股证券配资公司排行榜
- 近期股市行情 近期股市行情走势分析
- 锦江航运股吧 锦江航运公司简介
- 和讯模拟炒股 和讯模拟炒股大赛
- 韩为何全民疯狂炒股
- 女司机高速停车炒股被罚 女司机高速路停车交警对话
- 002737葵花药业股票 今天002737葵花药业股票
- 002668股票:002668股票行情
- 002635安洁科技股票 002635安洁科技股票概念资讯
- 美锦能源股票 美锦能源股票最高价
- 美股再创历史新高 美股创历史新高拯救A股
- 正川股份股票 正川股份股票分析
- 证券从业资格证真题 证券从业资格 真题
- 证券公司客户经理 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一般月薪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