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的竞争,延续到了在港交所,谁能成为“智驾芯片第一股”?

配资炒股 2025-01-09 14:01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原标题: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的竞争,再度升级港交所之战,谁能成为“智驾芯片领航者”?)

出品团队:公司研究室IPO组

作者:曲奇

近期,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纷纷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引发市场关注。小米投资的纵目科技、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等公司纷纷加入这场盛宴。而在自动驾驶芯片设计领域,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更是备受瞩目。随着特斯拉Robotaxi的即将推出,智能驾驶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在这场竞争中,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作为自动驾驶芯片及平台的研发公司,正在争夺上市的机会,谁能成为“智驾芯片领航者”?让我们深入探究。

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两者都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落地,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从成立时间和首款车规级发布时间来看,黑芝麻智能都晚于地平线。尽管黑芝麻智能不断努力追赶,但在商业化节奏上似乎仍落后一步。从首款芯片量产时间来看,黑芝麻智能比地平线晚了两年半的时间。这一差距导致两家公司在收入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差距。

有行业工程师表示,国内智驾芯片公司与英伟达等相比,在工具链方面尚不完善。地平线能够领跑的原因在于其速度和投入度。落地速度更快意味着可以更早地了解客户需求和自身短板,从而更好地规划产品和商业模式。而黑芝麻智能在完成小米等投资人的融资后,虽然估值有所提升,但在毛利率方面却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与此地平线在毛利率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也反映出黑芝麻智能在商业化落地方面面临的挑战。

除了毛利率的问题外,黑芝麻智能还面临着研发支出的压力。虽然其研发开支逐年增加,但与地平线相比仍显不足。在市场竞争中,黑芝麻智能似乎将目标瞄准了L2+级别市场应用,这可能导致其错失L2辅助驾驶市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不同算力的需求划分清晰,黑芝麻智能的选择或许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黑芝麻智能也在不断努力追赶。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公司正积极寻求上市机会。这场竞争不仅仅是为了成为“智驾芯片领航者”,更是为了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也提供了一个观察智能驾驶领域发展的良机。

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的竞争已经延续到了港交所。在这场竞争中,谁能成为“智驾芯片领航者”仍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两家公司在商业化落地、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等方面的进展,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市场也期待着这两家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做出更多贡献。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两大芯片巨头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在行业中竞相追逐市场份额。对于他们的产品布局和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从已经发布的芯片来看,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L、A1000以及A1000 Pro系列芯片在算力上表现出色,分别适用于入门级高速NOA平台和中算力平台。与地平线的产品相比,如征程3和征程5,黑芝麻智能在L2辅助驾驶系统方面似乎缺乏直接竞品。

这种差异或许源于两家公司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策略。黑芝麻智能清晰地瞄准了客户最希望覆盖的市场海量的L2+级别融合计算应用。而地平线则从L2辅助驾驶做起,逐步扩展到NOA市场。这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可能导致黑芝麻智能在特定领域需要追赶地平线的步伐。

从两家公司的产品研发和上市周期来看,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系列芯片在发布到量产的周期相对较长。虽然也推出了华山A1000L,但与此同时也在推进A1000的量产。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如何平衡多款产品的研发和投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地平线在争夺L2辅助驾驶市场份额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征程2相比A1000L的先发优势,以及地平线对L2辅助驾驶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导致黑芝麻智能在这一市场竞争明显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地平线的征程3通过性价比优势在入门级NOA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系列芯片出货量超过15.2万片,但在与地平线的征程5同期量产的情况下,其在NOA市场的份额仍稍逊于地平线。高工智能汽车的报告指出,随着轻量级行泊一体的趋势,地平线通过征程3在入门级NOA市场取得了重要位置。

从人员规模来看,黑芝麻智能在研发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上虽不及地平线,但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基地,展现出其市场布局和扩展的野心。而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曾向多个汽车制造商承诺,公司将成为其最近的芯片合作伙伴,这无疑体现了地平线在客户服务方面的重视。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都在努力争夺市场份额。而对于行业来说,窗口期逐渐缩小,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将是他们面临的关键挑战。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行业变革和市场挑战。据晚点LatePost报道,长安的征程2搭载地平线智能系统,地平线曾派遣超过四十名驻场员工全力支持。相较之下,黑芝麻智能的员工数量虽少,却在地域分布上更为广泛。面对这样的服务模式,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为客户带来更为贴心的服务体验?除了服务态度之外,芯片性能的真实性更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

在不久前凤凰网科技的《新视界》报道中,一位曾合作过的技术人员透露,黑芝麻的芯片产品A1000可能存在宣传与实际性能不符的问题。据测试结果显示,其算力与宣传的差异竟高达三倍。黑芝麻的另一个投资方也并未使用其芯片进行开发,原因是工具链的不完善给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客户需要不断应对各种挑战,严重影响了开发进度。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黑芝麻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暂时落后于地平线。站在当前的角度,黑芝麻智能依然有着赶超的机会。早在2022年初,黑芝麻智能的CMO杨宇欣就预见到了行业未来的趋势。他强调,车企在2025年将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届时新公司的机会将大大减少。黑芝麻智能必须在这三到四年的窗口期内不断证明自己的实力,与更多的车企和车型建立合作关系。

在产品布局方面,黑芝麻智能于2021年推出了瞄准L3级自动驾驶市场的华山A1000 Pro,然而目前尚未实现量产。而在今年推出的武当C1200则被宣称是首个车规级智能汽车跨域多功能融合计算平台,预计将在2024年量产。杨宇欣透露,全新的华山系列A2000也将在今年面世。这款针对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场景使用的芯片已经获得了多家汽车OEM的积极反馈。

由此可见,未来两年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说至关重要。公司不仅需要推出更先进的芯片来参与城市NOA的竞争,还要提高交付能力并缩短产品从发布到量产的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迎接未来的挑战。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