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视野交通银行唐建伟:出口高景气度延续

炒股软件 2022-11-17 18:39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凤凰网港股|事件7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外贸数据,以美元计,6月我国出口28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2%;进口2298亿美元,同比增长36.7%;贸易顺差515.3亿美元。

  点评

  一、三方面原因支撑出口延续高景气度

  6月出口延续高景气度。从当月数据看,出口金额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600亿美元以上,6月份更是超过2800亿美元,创下今年新高,与去年12月出口额持平,同比增速更是达到32.2%,环比增速则达6.6%,表明我国出口的强劲态势。5月份以来,出口的基数效应已逐渐减弱,6月出口仍维持高增格局,连续13个月保持正增长,表明出口的韧劲很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欧美经济持续复苏推动海外需求增强。6月以来,欧美国家新冠疫苗接种明显加快,目前美国67%的美国成年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12岁及以上人群中55%已完全接种了疫苗,英国已计划逐步放开防疫管制措施,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加快,海外企业生产补库存加快,叠加消费景气度提升,拉升整个海外出口需求;

  二是重点出口商品仍维持较好竞争优势。我国防疫物资、医疗等前期重点出口商品因全球疫情好转而出现下降,6月份纺织纺纱制品为125.15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速降幅达22%。由于海外非防疫物资需求持续走强,形成补位,如手机以及集成电路等重点出口商品保持稳增态势,6月份出口额分别为102.8亿美元、119.58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2%。

  三是出口替代效应短期仍较强。东南亚国家等国局部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如越南7日平均确诊病例达1300例,至少完成一剂人数占全国人口仅3.8%左右,部分工厂停工,出口供给受影响较大,而我国出口替代效应仍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总体看,1-6月出口金额高达1.5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加快、经济复苏增强,生产补库存和消费需求增强,上半年低基数效应和替代效应维持较大影响,运价抬升也对出口有一定扰动,共同上半年我国出口高景气度。

  二、三大因素促使进口同比仍维持高增

  6月我国进口2298.9亿美元,同比增长36.7%,环比增速达5.2%,从当月值看,进口额仍保持高增,但6月进口的基数效应开始减弱,同比增速较5月已出现回落趋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经济复苏推动企业补库存需求增强。6月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好的复苏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9%、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三大指标虽略微回落,但各项PMI指数均维持在50%枯荣线之上,表明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着平稳运行良好态势,以此支撑我国较强的企业补库存需求。

  二是重点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强。6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布伦特原油从1月初的51.09美元/桶升至6月末75.13美元/桶,涨幅达47%;进口铁矿石格指数从1月初的598.19点升至6月末的800点,涨幅达33.7%。大豆到港成本价从1月初的5275,92元/吨升至6月末5845.63元/吨,涨幅达10.8%。6月农产品(000061,股吧)、原油、铁矿石等进口额分别为202.43亿美元、198.76亿美元、167.84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62.8%、83.3%。

  三是低基数效应仍有一定影响。去年6月进口额为1680.55亿美元,相对偏低,虽然自5月起进口的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但今年6月进口额创下历史性高位,达2298.9亿美元,故低基数效应仍构成6月进口同比增速较高的部分原因。

  总体看,1-6月进口额达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6%,创下近年来新高,其中大宗商品价格仍是推动进口同比高增的主要原因。其中,原油、农产品、铁矿砂等重点进口商品价格涨幅均大超去年同期,“量稳价升”格局是上半年进口的主要特征。

  三、出口边际放缓的预期不变,进口增速回落相对较慢

  展望未来,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仍是海外需求增强推动,但下半年欧美经济复苏强劲态势能否维持还有不确定性,生产补库存和消费刺激带来的需求支撑也将减弱,下半年基数效应影响已不大,而双向波动特征将持续增强,下半年升值压力相对较小,对出口影响不大,但下半年若出口运价持续抬升会抑制出口供给,故维持出口边际放缓的预期不变。进口方面,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农产品等价格涨势仍持续,价格因素对进口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驱使进口将维持较高增速,政策层面稳外贸和保供稳价政策调控措施将更加精准有力,大宗商品投机炒作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预计未来进口增速回落可能是梯度走势。

  本文作者唐建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何飞、邓宇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