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目标规

炒股软件 2022-11-22 06:50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核心是京,津和冀的整体协调发展。有必要以缓解非首都的核心功能和解决京北部的“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布局城市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拓展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整合进程,构建现代新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一致、措施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主要问题

  三地市场壁垒依然存在,统一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还存在诸多协调发展制度和制度障碍。京,津和冀基础设施的互联不仅在于硬件,还在于软件发展。

  京, 津与冀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很强的二元经济特征,而京津强大的“吸气”效应和辐射驱动力差可能导致没有经济腹地。经济腹地和经济中心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使其经济发展。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将失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只会产生孤立的海岛型中心城市。津, 京, 冀都市区低品位城镇过多,中等城市过少,不能充分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承担京与津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未来,京,津,冀和三省市将被定位为京北部城市“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津“全国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行示范区、改革开放先导区”。河北省“国家现代商贸重要基地”物流,转型升级试验区产业,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冀, 津, 京生态环境支撑区。

  1.功能定位

  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功能定位是科学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京,津,冀、三省市的功能定位各有四句话,体现了区域整体和三省市的特点,符合协调发展、融合协同的要求。冀, 津, 京的总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的先导区,国家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的示范区。”

  区域的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和互补性;三省市定位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整体定位,提升整体性,符合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2.发展目标

  五年后,北京的人口不到2300万

  京,津、冀协调发展的目标是近期,到2017年,在有序化解非首都职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率先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改造等符合协调发展目标、现实急需、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从中期到2020年,京北部的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缓解京北部的“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产业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果,协调发展机制有效运行,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从长远来看,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将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总体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均衡的 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将会更大。对于这几年规划的雄安新区,,也有一定的作用。

  3.空间布局

  第一个任务是解决京北部的“大城市病”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冀, 津, 京,确定了布局“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思路。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有序推进非首都在京北部的功能,构建网络型空间格局。

  “一个核心”是指北京有序解决非首都职能,优化升级首都核心职能,解决京北部“大城市病”问题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

  “双城”是指作为京, 津和冀协调发展的主要引擎的北美和津,要进一步加强京和津的联系,全面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城镇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轴”是指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条发展带和城市群轴,是支持、与协调发展的主要框架。

  “四区”是中央核心功能区、东部沿海开发区、南部功能开发区和西北生态保护区,每个功能区都有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

  “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节点城市重点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进人口聚集。

  以上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等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希望能有所收获。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