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年报分析(微远基因和华大基因)

炒股软件 2023-02-04 07:56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 深圳华大基因检测的价目表是多少?
  • 华大基因无创DNA网上怎么查结果
  • 从华大基因出来的人都去做什么了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成就荣誉
  • 嘿 想问下你去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感觉怎么样 工资,待遇如何?我今年面试~
  • 人类的基因弱爆了!我认为是时候通过技术改变人类的基因了!让人类更好抵御各种病毒了
  • 生物本科毕业,在生物国企干了一年多实验员,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走,求详细建议,分数不是问题
  • 1、深圳华大基因检测的价目表是多少?

    遗传基因检查又叫基因检测,更先进的说法,叫基因解码。价格主要看您的要求,要做什么样的项目。拿天赋基因来说,如果您不是生物医学毕业的,您可能选择便宜的,有几百元,测一个或几个基因的。这个显然不好。天赋是复杂的东西,是由多种因素、多个基因决定的,您很难想象一个基因就决定了某一方面的天赋。这不是您所愿意的,您希望花得物有所值、对您有帮助。对吧。建议您选择佳学基因的产品。佳学基因可以通过口腔粘膜进行复杂基因检测项目的检测,佳学基因的检测项目有天赋基因解码、36项肿瘤风险基因解码、150项重大疾病、150项常见疾病基因解码、不孕不育基因解码、完美宝贝基因解码、肿瘤及常见疾病的分子分型基因解码,100种药物指导基因解码。这些都不贵,在3000元到几万元之间。还有,佳学基因主要是根据所分析评价的基因的复杂程度来收费,比较科学。

    2、华大基因无创DNA网上怎么查结果

    你指的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吧,该技术只需采集5mL孕妇静脉血,从中提取源于血浆的游离DNA,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即可准确得出胎儿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即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的风险率。无创是指对孕妇和宝宝没有创伤性,很安全。

    3、从华大基因出来的人都去做什么了

    不是华大人,同华大合作期间在华大呆过。简单说说楼主关心的这些问题
    华大由一批在Wash U(华盛顿大学)留学过的海龟创办,以敢于给年轻人机会著称,除了董事会大佬年长有经验,CEO和一批高管都比较年轻,还有一批本科生、甚至高中生学历的明星生物信息分析人员。
    待遇算生物行业里很好的,但和IT行业比就差的比较多了。扩张到3000人规模后,底层员工感觉升职难度比较大,个别表现优异还是有机会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离职率一直很高。
    食堂以前是免费的自助,现在是刷卡制,分了多个食堂,但也还有按人头的自助餐,比较实在,口味和质量不用期待太高。
    华大和深圳市政府关系十分好,大部分人员的深圳户口都可以解决。
    深圳气候算是有一点海洋气候吧,夏天中午热早晚凉快,冬天比较暖和,唯一的缺点是春天太潮湿。
    华大提供员工住宿,自己租房/买房,单位会给住房补贴,级别越高补贴越多。
    技术部门的人际关系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行政部门等等免不了勾心斗角,大企业嘛,呵呵。
    华大的培训基本算是行业内最好的,这也是很多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选择华大,2-3年后会选择跳槽。
    华大的科技服务最近完成了一次融资,上市的话会有一些国有资产剥离的问题,个人认为不是很乐观。
    希望有帮助。

    4、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成就荣誉

    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实现了科研由参与到接轨、由同步到引领的历史性升华,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其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正在经历从亚洲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推动的发展模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年轻的产学研队伍;再现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
    抓住新技术突破的机遇,华大基因主力于2007年南下深圳,成立了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业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又在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08年3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2008年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2009年4月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2009年8月启动了“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2009年12月与国家农业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了“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合作方面,华大基因已启动了“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并与丹麦科学家成立了“中丹癌症研究中心”。
    在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地方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华大基因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创造了遵循基因组学发展规律的“三发三带”的创新发展模式,即坚持由基因组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的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前进并引领未来;创建了以国际竞争和接轨的大科学项目为引领的,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带”(以任务带学科、带人才、带产业)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前提下,华大基因正在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地快速扩展,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大力发展我国的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华大成立十年来,始终以引领基因组科学、促进产业革命为己任,在服务社会的也实现华大及华大人的价值,形成了华大基因“解读生命密码,探索无限未来,体验精彩人生”的价值观、幸福观与发展观。在应对非典和海啸等突发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灾后疫情控制中,为人民做了实事,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大科学工程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华大基因通过实战,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了新一批年轻的优秀骨干,拥有一支包括国际学术专家和产学研各界精英在内的高级顾问队伍。,华大基因一直在探索具有华大基因特色的人才教育之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如创新性的2 2 X学生培养模式及脱产制的“华大基因学院”),能够迅速筛选出一支适应科学、技术、产业不同发展目标的解放思想、追求创新、管理高效的人才队伍。
    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华大基因必将与以往一样顺应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规律,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依靠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高性能计算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平台,继续向基因组科学的顶峰迈进;孵化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及新生物能源等一批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并通过实战来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新一批的年轻优秀人才。华大基因将最大化地运用基因组技术服务社会、创造效益,为中国生物经济的腾飞做好前瞻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世界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科学》)公布的最新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有两项突破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分别是“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及“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研究院在这两项突破中共有6项科研成果。
    《Science》杂志公布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分别是———量子机械、合成生物学、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RNA的重新编程、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量子模拟器、分子动力学模拟、大鼠的回归与H IV预防。
    其中,“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是指通过新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让原本昂贵而繁杂的基因测序技术变得更加快捷而方便,成为“更快捷更廉价的基因测序技术,使人类以极大的规模研究古代和现代的DNA”,让人类从基因的角度解释疾病的原理成为可能。
    今年2月,华大基因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10月研究院牵头发起的“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了第一阶段的分析成果,发布了迄今为止人类最详尽的基因多态性图谱,标志着人类的基因研究进入新阶段。11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绘制的中国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出炉,并将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表观遗传学。
    一项突破则是“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是指科学家通过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基因组的一部分)进行测序来研究罕见遗传性疾病,完成了目前在人类外显子区域规模最大、分辨率最精细的遗传图谱,并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可能具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功能的变异过程。该技术还被应用于对单基因病的研究,通过科学家对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的同一家系4个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后,人类发现了一种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家族的新致病基因。该基因的发现对今后阐明小脑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遗传诊断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也成为我国在遗传性疾病上的新的重大突破。据了解,这一项目是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 2014年3月27日,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2013年亚太地区自然出版指数》(NPI 2013 Asia-Pacific)。华大基因名列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亚太地区科研机构第十七名。两项排名均同比上升一位。
    报告表示,中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超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将逐步成为亚太地区NPI的首要贡献者。报告还提到,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华大基因的增长比例超过了所有其他中国科研机构。华大基因发表在《自然》、《自然遗传学》、《自然通讯》上的基因组序列揭示了游隼、猎隼的捕食性进化机制和胡杨的耐盐机制等科学见解。
    报告统计了2013年亚太地区科研机构在18本《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华大基因发表了32篇研究论文,排名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位列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华大基因在《自然遗传学》和《自然生物技术》上的发表总数分别位列中国第二名和第四名。在2009-2013年五年统计榜单上,华大基因凭借73篇论文继续保持中国科研机构第五位的排名。
    自1999年创立以来,华大基因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且连续四年入选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多项由华大基因主导或参与完成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封面,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HapMap基因组计划、熊猫基因组、古人类基因组、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家鸡基因组、首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马铃薯基因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等。其中,由华大基因主要承担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被《自然》评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

    5、嘿 想问下你去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感觉怎么样 工资,待遇如何?我今年面试~

    请问一下你想去华大基因研究所,感觉怎么样?这个工作这个发到人家毕竟大公司去一年的工作待遇好的五险一金工作者,双休日还有,估计两万块钱底薪。

    6、人类的基因弱爆了!我认为是时候通过技术改变人类的基因了!让人类更好抵御各种病毒了

    1、人类都是在行进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2、基因也是优胜略汰的
    3、基因工作者也是很伟大的
    4、小伙努力吧,技术可以改变基因的,加油!

    7、生物本科毕业,在生物国企干了一年多实验员,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走,求详细建议,分数不是问题

    考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