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转股计算利息调整冲回(可转债什么时候转股好)
1、可转债转股,之前利息有没有?
是债就有利息
2、计算可转换债券造成的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调整项为什么增加已经支付的可转换债券利息?
你应该是理解错误了,分子调整项增加的是税后利润中已经减去的可转换债券税后的应计利息,注意一点应计利息和已经支付是两个不同概念,在证券市场上所谓的应计利息是在兑付日前该债券的应计算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一般这些利息是要等到兑付日才支付给投资者,已经支付是实际上是每满一定的期限在兑付日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建议你看清楚书上写的内容吧,应该指的是应计利息,并不是已经支付。
对于分子调整项需要增加税后利润中已经减去的可转换债券税后的应计利息主要原因是在于可转债在转股时只对债券面值按转股价格来计算转股数量的,对于当期应计未支付给投资者的应计利息不予支付,且利息部分也并不会计算能转多少股的数量。
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是假设全部转股为前提进行计算的,对于这些预期要转股的债券所产生的利息由于不用支付,故此能增加税前利润,最终导致再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要加上税后应计利息。
3、注会会计154面例9-10计算怎么算,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以及后面分录怎么让算,...
发行时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本金和利息的现金流折现)
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债的面值是 200 000 000
那么负债成分的利息调整就是 面值 - 公允价值 =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发行可转债收到的价款是200 000 000,包括了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
所以可转债的权益成分公允价值是 收到的价款-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
确认利息费用要按负债成分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76 656 400 9% = 15 899 076
应付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00 000 000 × 6% = 12 000 000
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 15 899 076 - 12 000 000 = 3 899 076
做完这步
此时利息调整科目余额=23 343 600 - 3 899 076 = 19 444 524
===================================================
转股时
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和利息调整余额 19 444 524 都要全额转出
题目已知“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那么转股数应该等于
(200 000 000 + 12 000 000) /10 = 21 200 000股
所以股本面值就是21 200 000
然后应付利息也就不付了 所以 12 000 000应付利息也要从借方转出
别忘了当时债券买的时候还有个权益成分公允价值 这个也要转出
所以就有了借方的 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现在把分录写一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借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12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贷股本 21 200 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看了一下还不平,轧差数挤到股本溢价 就有了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 699 076
4、债券中例如可转债怎么计算利息?
你举得例子不是可转债,可转债是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因附有转换股票选择权,因而利率通常极低,多数年化1%左右。
例子中的债券票面利率是7%,第一年7%,第二年有个上调利率的选择权和回售权,也就是投资者可以选择按票面价格回售给公司,公司可以上调一定的利率来让投资者继续持有,第二年如果上调了利率1%,那么第二年利率就是8%。
5、可转债什么时候卖出合适
1新债申购,首日开盘卖出
这种模式现在还是能够赚钱的,而且可预见在未来仍旧是能够赚钱的(在当前信用申购制度没有改变之前)。
只是这模式当参与者越来越多以后,收益将会出现明显下降。
2做中线,目标止盈法
采取目标止赢法,需要注意两点
一目标合理。目标设定要合理。,对于一只可转债来说,根据历史的数据,判合正股的股性,一般120-150的价格都是合理的,都是有非常大的机率达到的。
二设定期限。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如果一直都达不到你的预期,可能是整个行情市场影响,也有可能是正股的基本面出了问题,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做调整目标价,实在不行,那就拍拍屁股走人。
可转债做中线,如何止盈最好?
中线有中线的原则、选可转债的方法和买卖时机,它不同于短线和长线。从时间上来说,短线一般在5天以内,中线在两个月以内,长线在6个月以上。
3严格执行纪律130元卖出法
对于未来价格没人能预知,也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涨到什么高价格算是最高点,怎么办呢?
我们都知道可转债的特点,它是一个有保底的债券,每一次从100元涨到130元卖出,卖出后又可以买入新的可转债,重复一次从100到130的收益,复利效应非常惊人。
根据历史上数据有70%可转债,最高价都是超过130元的,而88%最高价都超过了120元。把股价提高到转股价的130%,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具有一致的收益,正是这个利益一致才确保了投资者最少可以拿到30%的收益。
4硬核多头强赎卖出法
强制赎回条款套利,这是为了防止当股价已经达到转股价的130%的时候,投资者还是不转设置出来的条款。
假设某个可转债的转股价为10元,当股票的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的130%,如果持有人还不转股,那么上市公司可以按照债券的103%赎回。
上市公司很愿意让这个条件触发,因为这意味这持有人必须要转股了,所以如果股价连续十几个交易日高于转股价的130%,突然又跌下去了,那么可以买入套利,因为公司很可能会提升股价达到13元以上。
以上套利方式看上去可行,但也要注意坑,比如触发强制赎回条款,20天只剩下一周, 你重仓买入,市场来了一个大跌,上市公司也无法拉回来,只能随波逐流。
可转债投资注意事项
不要相信市场上的小道消息,要一直坚持投资的纪律110元以下买入,坚持只有到130元或者140元,超过这个数卖出去,还有不要在100元以下割肉。
6、可转债转股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利好还是利空?并请通俗的解释一下为什么?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含有以下三个特点
(1)债权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
(2)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
(3)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者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如果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根据以上的解释,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可转债转股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空,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就是扩容。你想啊,原先1000万股,现在转了1000万股,就变成了2000万股了,你原来1000万股时买的股票股价是5元,现在是2000万了股票股价还值5元吗?所以,你去看一下,大多数有可转换债券的公司,股价都上不去,比如000822。
7、可转债如何转股?
按目前的有关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若拟在到期前转股,可以在交易时间按报盘的方式提交转股申请,但转股申请一经提交不能撤单;并且申请转股的面值必须是1000(即1手)的整数倍。如果投资者申请转换股份的数量大于实际可以转换的数量,交易所将按其最大的可转换数量进行转换。
转换后产生的股份于转股后的下一个交易日上市流通。
就目前市场而言,无论转股价高于还是低于市价,转股都会有损失,其收益小于在市场直接抛售转债的收益。因为如果转股后收益大于直接抛出的收益,就会有机构在转债和转股间进行套利,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都是直接卖出划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