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回暖,“A+H”骤然升温
港股IPO市场春风再起,“A+H”模式骤然火热
近期,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IPO市场也焕发出新的生机。Wind数据揭示,9月和10月成为港股IPO融资额的前两大月份,融资额远超去年全年。
在9月,仅有两只新股成功上市,却融资357.67亿港元,其中美的集团的上市成为今年最大的募资项目。而10月,更是迎来了8只新股的上市潮,共融资130.54亿港元。引人瞩目的是地平线机器人在港成功上市,成为年内科技领域的领头羊。华润饮料的上市也成为包装饮用水行业的焦点。
随着这些大型IPO项目的成功落地,港股市场信心大增。目前,“A+H”股队伍不断壮大,已有超过百只股票在列。与此不少内地企业正排队等待赴港上市,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据透露,目前已有大批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资深投行人士分析指出,港股IPO市场的回暖源于市场本身的回暖。当市场交投活跃、估值提升时,IPO市场也随之活跃。近期港股行情的回升也为港股IPO市场带来了利好。目前港股市场行情明显好转,市场给予上市公司的估值较高。一位香港投行总监表示,当港股市场转好时,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资额。这也使得一些难以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开始考虑在香港上市。他们对估值的期待、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的繁荣程度都成为了影响企业赴港上市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未来预计港股IPO市场将持续保持活跃态势随着政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情绪的持续恢复大型企业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公开数据显示不少明星企业正在筹划赴港上市这也预示着港股市场的繁荣前景值得期待。“A+H”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港股IPO市场的回暖,备受瞩目的“A+H”模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0月30日,龙蟠科技这一在A股上市的企业,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H”模式的最新典范。其募资规模高达4.95亿港元。该公司表示,此次H股发行是为了加速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港股融资额最大的企业美的集团,同样走上了“A+H”之路。分析人士认为,美的集团赴港上市有助于提高国际知名度,助推品牌全球化战略的落地。
尽管今年仅有美的集团和龙蟠科技成功完成H股上市,但已有众多A股公司积极筹备赴港上市。顺丰控股、百利天恒、吉宏股份等企业已宣布启动赴港上市工作。科大讯飞、歌尔股份等A股公司正在拆分子公司赴港上市。
业内专家预测,到2025年,A股企业赴港上市或将迎来高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已有150家企业在内地与香港两地成功上市,主要涉及多元金融、医疗等领域。
对于A股公司赴港发行H股的原因,王骥跃认为,每家企业的动机不尽相同。有些企业希望搭建多个融资平台,有些则看重国际资本的投资便利,还有些为了在境外开拓业务寻求融资。尽管大多数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不存在规则障碍,但关键在于能否成功融资和减持,这才是赴港上市的核心意义。
毕梦分析认为,多重因素促使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港股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流动性良好,A股上市公司可通过港股市场实现更广泛的融资,满足其国际化战略需求;随着港交所不断推出新举措,如降低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门槛,市场的包容性不断提高,吸引更多创新型公司赴港IPO。
在政策支持和港股市场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A+H”模式骤然升温。众多内地企业希望通过港股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毕梦表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来看,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已成为一种趋势,未来随着港股市场的继续发展,将有更多A股企业选择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