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利润藏玄机 财务报表利润项暗藏玄机
介绍报表利润背后的玄机
众所周知,会计领域并非一门严谨的科学,实务操作中存在诸多可以利用的“漏洞”和可打的“擦边球”。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报表时,必须保持警惕,洞察其中的玄机。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寅吃卯粮”法。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来调整利润,比如在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过程中,有的公司会一次性提取巨额准备,造成当年亏损,为下一年度扭亏提供方便。例如,S玻璃公司通过此种方式在年报中隐藏利润,为之后的业绩调整埋下伏笔。
另一种策略是“移花接木”法。公司将费用挂在“待摊费用”科目下,推迟入帐以降低本期费用。例如,X公司通过将广告费用列入长期待摊费用,以维持股价和配股资格。但这种方法往往伴随着经营风险,一旦经营不善,就会暴露出问题。
还有“借鸡生蛋”法。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调整收入或费用,甚至通过托管经营等方式增加收益。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将他人的收益转化为自己的收益。例如,N电力公司通过与母公司之间的托管经营,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偷天换日”法则通过提前实现销售或报告日前做假销售来虚增利润。例如,G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高额的销售收入,但背后隐藏着客户违约、销售返回的风险。
还有“偷梁换柱”法。公司通过向关联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再以短期融资的方式划给对方,造成关联企业占用应收款减少的假象。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少提坏账准备,还可能引发财务风险。D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通过此种方式导致了巨额的财务费用和连续的亏损。
“滥竽充数”法则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固定资产盘盈、资产评估增值等方式增加利润。更简单直接的方式是依赖补贴。例如,T公司通过整体转让子公司并获取补贴来增加利润,保住配股资格。
上市公司在报表利润中藏有诸多玄机,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深入分析,以免被表面数据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