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放量上涨而出货的形态?
如何精准识别放量上涨后的出货形态?
在股市交易中,低位放量下跌的出货形态较为容易识别,但低位放量上涨后的出逃形态却隐蔽性极强,对投资者而言极具欺骗性。一些经历长时间下跌和沉寂的庄股,在底部形态形成过程中,会出现量增价升的迹象,看似明显的建仓特征,实则可能隐藏着主力的出逃行为。
怎样准确辨别低位放量出逃与放量建仓的区别呢?以下几点或许能助您一探究竟:
1. 成交量短期内急剧放大。正常的低位建仓过程通常进展缓慢,除非遇到特大利好或板块机遇。而低位放量出逃的特点是成交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大,日换手率连续保持在5%以上,甚至在相对高位时,会放出超过10%的成交量,且这一过程没有起伏,放量一气呵成。在明显的股价低位,如此巨大的成交量充分表明有资金通过对敲出逃。
2. 上涨时异常放量。主要是指即时走势图,在上涨时成交量大量堆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尽管日涨幅并不大,但成交量却不断刷新纪录。
3. 股价反复震荡。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即时走势图上股价的波动都表现出主力清仓的意图。这种反复震荡不同于正常的技术调整,而是主力出逃的重要迹象。
4. 尾市拉升,连续收取小阳线。正常的低位建仓信号往往是尾市打压,日K线经常留下上影线,小阳线与小阴线交替出现。而出逃的特征则是在尾市经常拉升,虽然盘中可能是下跌的,但日K线多以小阳线收盘。由于短期内成交量连续放大和价格上升,形成了量价齐涨的态势,形态上非常吸引人。
5. 不会突破前期的重要阻力位。主力如果要突破前期的重要阻力位,意味着必须吃进更多的,这与主力清仓的初衷相违背。对于此类股票,投资者在上涨初期可以谨慎参与,但一旦发现成交量放大并伴随价格下跌,应果断出局,避免高位被套。
识别放量上涨后的出货形态需要综合考量成交量的变化、股价的波动以及K线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面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特征,投资者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