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满足要求,感谢分享!
探访国有行新动向:风险管理与个人信贷重塑组织架构
本报道来自北京,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徐芙昕独家获悉。近日,某国有行在风险管理的布局上出现了新的调整。一场关乎风险资产管理的深度变革正在悄然展开,旨在打造更加高效、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该行近日对其风险管理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摇身一变成为风险资产经营管理中心,跃升为一级部门。这一变革的步伐已经逐渐清晰,此前该国有行高度重视风险资产管理,如今终于将风险资产处置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这一变革的蓝图已经逐渐展现在公众面前。
据知情人士透露,各级行对原风险管理部的职责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优化。新的风险资产经营管理中心的成立,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全口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这一变革旨在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处置效率,节约资源占用,并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据悉,各家分行的成立时间虽不统一,但都在积极落实这一变革。
除了风险管理的调整,该行还新设立了个人信贷部,这是对该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等部门的个人信贷业务进行整合的成果。随着个人信贷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这一调整应运而生。
去年,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主要涉及零售、对公、风险资产管理等业务条线。部分银行通过新设科技金融部、普惠金融部等方式,强化其“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地位。商业银行的管理扁平化、分工精细化已经成为业内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更加灵活高效的架构、更具协同性的部门设置,将为银行穿越经济周期提供坚实的保障。
这一系列的调整,不仅反映了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深度重视,也展现了银行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上的决心和行动。未来,我们期待银行业在这些变革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
以上就是本次报道的全部内容,更多金融资讯,请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