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蕾科技IPO:三次重组告败后独闯A股 盈利下滑、存货飙升等问题待解

炒股入门 2025-01-02 11:39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深蕾科技IPO之路:三次重组失利后的独立冲刺与挑战

日前,深圳深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蕾科技”)针对首轮审核问询函进行了回应,拟登陆深市主板,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深蕾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5.01亿元,用于扩产及应对一系列挑战。

深蕾科技的IPO之旅并非一帆风顺。自2016年起,公司曾三次尝试通过重组与A股上市公司结合,然而均告失败。复杂的交易背景及实控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引发了监管的密切关注。

早在2016年,深蕾科技就开始谋划资本市场之旅,然而受到电子元器件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公司业绩受到重创。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使得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公司实控人夏军、李蔚夫妇通过复杂交易结构试图将公司带入资本市场,但多次遭遇监管问询和挑战。

深蕾科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6年6月,当时公司计划境外上市,并搭建了红筹架构。然而计划搁置后,公司开始了境内重组之路。先后与罗顿发展、深圳华强等展开重组谈判,但均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监管对深蕾科技历次重组的质疑及影响因素的问询,成为公司IPO之路上的重要议题。

深蕾科技的业务主要依赖电子元器件分销,虽然近年来营收持续增长,但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面对下游厂商的强大议价能力,公司的分销价格受到限制。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需求变化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芯片供应链的恢复和需求的放缓,部分电子元器件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业绩波动。

在问询函回复中,深蕾科技表示预计2023年度业绩较2022年略有下降,但仍承诺全年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除了盈利能力的下滑,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在加剧。存货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深蕾科技的IPO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行业波动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公司还需要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积极回应监管问询,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深蕾科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报告期内,深蕾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呈现显著增长,分别达到了8.93亿元、10.59亿元、19亿元和21.85亿元。这些存货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攀升,从最初的40.54%上升到69.99%。

对于存货规模的不断扩大,深蕾科技回应称,这是由于网络芯片市场需求在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的增长。由于收到了大量的客户订单,而主要供应商的交货期需要52周,因此在2022年12月采购的芯片大量到货,从而导致了存货规模的增加。

从深蕾科技的存货构成来看,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库存商品的价值高达20.73亿元,占公司存货余额的93.16%。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对存货进行了谨慎的评估,并计提了4038.77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这一数字几乎接近2022年全年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167.79万元。

关于深蕾科技的IPO进展,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保持关注。《电鳗快报》也将密切关注此事,并及时向读者报道最新动态。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