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篇-完美的诱多
经验总结篇诱多的完美演绎
诱多,是主力在经历大幅拉升后的一种策略。当主力试图向下打压出货时,由于市场不配合、成交量快速萎缩等原因,出货变得困难。于是,主力选择再做一波行情,吸引市场人气,达到其高位出货的目的。近期沪深两市大盘,就上演了一场诱多的精彩戏码。
在波浪理论的视角里,这可以被归纳为第五浪行情,也可称作失败的五浪行情。当上证指数在2006年7月5日触及1757点的行情高点后,快速下跌的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量的持续萎缩。显然,广大投资者在经历了四年熊市的洗礼后,已经变得谨慎,要么选择离场,要么高抛低吸、见利就跑,使得主力陷入困境。
那么,主力是如何通过诱多来实现其完全出货的目的呢?
一、从市场心理看诱多的形成
主力首先会寻找一个技术上的支撑点,作为诱多的起点。在上一轮行情中,主力选择了1550点一线的前期低点。在此,主力通过耐心地震荡,走出缓慢盘升的走势。这样的走势无疑让市场人气日渐高涨,成交量也随之放大。从8月中旬的110亿元,到8月29日的275亿元,人气的旺盛为主力出货创造了条件。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日均成交量达到175亿以上。一些个股的大幅拉升掩护了主力的出货意图,而一些个股的下跌则是主力在指数掩护下的真实出货动作。
二、技术追源
小双底形态的向上突破在技术面上发出了买进的信号,加之成交量的温和放大,似乎确认了行情的上涨。我们注意到,上证1650一线的上方是前期震荡的高位,这里堆积了大量的套牢。如果主力想要发动新一轮行情,必须要有持续不断的成交量放大。但在8月28日的向上突破后,大盘却出现了放量滞涨的现象。接下来的三天,成交量不增反减。这样的成交量如何能实现真正的向上突破?于是,在9月1日市场无力上行之际,主力开始了大规模的出货。至此,一轮完美的诱多行情宣告结束。
三、板块分析
在前期的主流热点中,有色稀缺板块已经调整到了中段。为了实现诱多目标,主力选择了房地产作为主打品种,掩护了金融电子等大幅上涨的品种出货。这个过程与上升行情初期有所不同。房地产板块作为新的主流热点,吸引了资金的关注,似乎有行情的可能。但在判断是否是诱多行情时,我们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主力是否愿意解放高位套牢盘,是否在该放量上行的时候不放量,是判断的重点。
诱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需要主力结合市场心理、技术面、板块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元素,才能更好地识别出诱多的迹象,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