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弘制药营收玩“失踪” 成本“瘦身”或为增肥利润
润弘制药营收玩“失踪”,成本“瘦身”或为增肥利润
《红周刊》作者 王宗耀
3月31日,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弘制药”)在证监会网站发布了更新版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200万股,募集资金9.93亿元,在上交所上市发行。
招股书披露,润弘制药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以心脑血管药物为主,其他包括抗感染类药物、补益类药物等。生产剂型以小容量注射剂为主。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红周刊》记者却发现,润弘制药在报告期内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主营业务收入过于依赖长春西汀注射液的销售,受同类企业激烈竞争影响,公司的经营和业绩表现并不稳定。此次为谋求成功上市,公司不惜通过成本“瘦身”的方法来虚增利润,做亮业绩表现。
风险凸显,业绩下滑
招股书披露,润弘制药的核心产品是长春西汀注射液,报告期内(2014年~2016年),长春西汀注射液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70.16%、67.07%和60.01%,销售毛利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高达90.77%、91.21%和84.53%,就这点而言,润弘制药营收增长对长春西汀注射液是存在严重依赖性的,而产品结构的过于单一也使得公司经营上的风险不容小觑。与此,招股书还披露,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有4家企业(包括1家进口药品企业)拥有长春西汀注射液(小水针)的生产批件,21家企业拥有注射用长春西汀(粉针剂)的生产批件,10家企业拥有长春西汀大输液的生产批件,这种情况说明,长春西汀注射液并非是润弘制药的独家生产,而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下,这为润弘制药未来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
近年来,正因经营品种的单一和市场竞争的加大,润弘制药业绩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002.01万元、45446.19万元和54141.68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626.20万元、12914.21万元和14091.90万元。其中,2015年在营业收入小幅增长3.28%的背景下,净利润却大幅下降了11.7%;2016年,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2015年有所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相当有限,如与2014年的经营情况对比,则在营收大幅增长23.04%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下降了3.65%。如此不稳定的经营业绩表现,实在令人担忧。更为重要的是,这令人担忧的业绩真实性,还有待考量。
成本“瘦身”的嫌疑
我们知道,对于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采购了多少原材料,消耗了多少原材料,库存还要增加多少,这其中是有一定的勾稽关系的。那么,润弘制药的勾稽关系是否合理呢?
依照招股书介绍,公司的采购工作由采购部统一负责,采购内容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和其他物料。其中,主要原料有长春西汀、硫酸庆大霉素、柴胡、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等;辅料有苯甲醇、山梨醇、丙二醇、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等;包装材料有安瓶、药托、纸箱纸盒等;其他物料包括了燃料、化学试剂、实验材料和五金件等。
2016年,润弘制药主要的原材料采购中,原辅料、包装材料和其他物料合计采购总额为16375.97万元。根据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了生产成本数据,其2016年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金额为15097.77万元,对应着当年已售商品实际消耗的材料金额;也就在当年,公司还耗用了820.58万元电、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水等能源。整体核算,在剔除已售产品所消耗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后,2016年原材料采购总额中还剩下457.62万元。从做账角度出发,这剩下的457.62万元要么以原材料形式被计入库存,要么以在产品或者产成品形式计入到库存(实际价值有所增加),亦或者两种形式均存在,但不管如何变化,理论上,2016年润弘制药的存货至少有超过457.62万元的新增才合理。
另据招股说明书介绍,润弘制药的存货包括了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发出商品等。2016年,公司的存货金额为10624.36万元,2015年为11189.67万元,这意味着,公司2016年的存货相比2015年不仅没有新增,反而出现了565.31万元减少,这与前文理论上至少增加457.62万元库存数值相比,两者之间竟然出现了超过千万元的误差。
继续分析2015年的情况。当年该公司原辅料、包装材料和其他物料合计采购金额为13632.55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消耗金额为13102.80万元,能源消耗771.94万元,整体核算,2015年耗用的原材料金额超过了采购总额达242.19万元。耗用原材料金额超过采购总额,意味着该公司当年所消耗的原材料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上一年度库存的结转,也就是说,2015年的存货要比2014年有相应的减少,且减少的金额要略大于242.19万元的(产成品价值增长)才对。
可实际情况却是,润弘制药2015年的存货金额为11189.67万元,2014年为12740.50万元,2015年库存相比2014年确实有所减少,但减少金额却高达1550.83万元,这远远大于前文推算的242.19万元。按照该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该公司的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占80%左右),即便前述242.19万元的原材料全部被生产为产品,价值也不过300多万元,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导致1550.83万元库存的减少。很显然,2015年库存数据的变化情况是有很大问题的。
同样的方法去核算2014年的情况,可以看到,2014年的原材料采购金额为16160.11万元,而当年直接材料和能源消耗金额合计14673.25万元,其原材料剩余金额接近1500万元,这意味着当年存货新增金额至少要达到或超过这一金额。招股书披露,2014年存货金额为12740.50万元,而2013年存货金额为11832.47万元(数据来自该公司2015年发布的旧版招股说明书),从数据变化看,2014年存货仅新增了900余万元。与前述理论值相比,仍然相差了数百万元,显然这也不合逻辑。
这就让人奇怪,为什么公司连续几年库存数据都会出现差异?如果不是库存数据出错,那就意味着问题很可能出在直接材料消耗或者采购数据的不真实之上。我们知道,虚增采购数据会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业绩表现意义不大,而如对直接材料进行“瘦身”,从经营角度讲,则可使得公司毛利率虚高,进而可增厚企业利润,使得业绩表现看起来更加光鲜。而由此分析,也就不排除润弘制药存在以成本“瘦身”来虚增利润的嫌疑。
“失踪”的营业收入
通常情况下,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会通过现金方式流入企业,如果是以赊销形式销售,则会形成应收账款,,企业的收入与现金流及相应的债权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的。那么,润弘制药的这种勾稽关系是否成立呢?
2016年,润弘制药实现营收5.41亿元,反映其现金流入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2016年金额为5.46亿元,,因预收款项的期末金额为1.17亿元,期初金额为1.03亿元,则当年新增金额为0.14亿元。综合来看,2016年实际现金流入金额约为5.32亿元。仅从数值对比看,现金流入金额似乎与营业收入相差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营收并没有包含17%增值税的影响,如考虑增值税因素,则含税后的营收金额约为6.33亿元,相比5.32亿元的现金流入,有1.01亿元营收并未获得现金收入支持,那么这是不是因赊销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或者有尚未收到现金的应收票据增加呢?
从财务报表来看,润弘制药2016年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188.73万元和1280.45万元,而2015年末的金额分别为802.80万元和1306.39万元,在数据对比上,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在2016年均出现了一定数值的减少,合计减少金额超过了600万元,这与上文我们分析的两项合计应该有1.01亿元金额的新增结果恰好相反,也就是说,润弘制药在2016年实现的营业收入有超过1.07亿元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就这么凭空出现了。
,这其中还有可能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客户以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企业又将承兑汇票进行了背书采购,以至于现金流量表和应收票据均反映不出这一部分收入。该公司在介绍应收票据时曾表示“应收票据余额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发行人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故加快了应收票据的背书流转。”这就是说,该公司是存在票据背书采购的情况。那么,前述的1.07亿元差额,是否就是被其背书采购用掉的承兑汇票呢?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该企业有用1.07亿元承兑汇票背书采购,那意味着必然有相应金额的采购没有以现金支出或者形成债务。
据招股书介绍,2016年公司采购总额为1.64亿元,核算增值税因素,含税采购总额为1.92亿元左右。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其采购支出情况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8亿元,预付款项新增金额为786.9万元(期末金额为1330.21万元,期初金额则为543.31万元),综合核算,公司在2016年为采购实际支出的金额在1.80亿元左右。
,2016年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期末金额分别为509.75万元和3589.64万元,而期初金额则分别为380.00万元和1950.66,两项合计新增约1769万元。而这一金额即为当年为采购新增的负债。也就是说,其2016年为采购支出的现金和形成的负债金额合计约为1.98亿元,这已经超过了其1.92亿元的含税采购支出。显然,该公司应该是没有用承兑汇票支出采购情况,否则,这一部分数据差额将变得更大。
那么这1.07亿元有没有可能是以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呢?显然这也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因为不管哪项支出,应该会导致相应项目金额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2015年到2016年,其固定资产并没有增加,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虽然略有增加,但两项合计也仅增加了不到1500万元,相比1.07亿元“失踪”的营业收入差距甚大。
综上分析,近年来,润弘制药业绩出现大的波动,情况似乎并不像招股书中表述的那么“美”,而即使是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并不算“靓丽”的财务数据,也仍然存在很大疑点,不但存在成本人为“瘦身”的嫌疑,甚至连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恐怕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
关注赢家财富网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