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捷佳伟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佳伟)即将于5月8日迎来重要的时刻。这家公司在IPO的道路上经历了不少波折。早在2012年,捷佳伟便开始申报创业板IPO,但恰逢IPO财务大审查,公司果断地选择了撤销IPO申请。如今,他们重新卷土重来,但过去的经历却被发审委紧密关注。
在财务方面,捷佳伟的一系列动作令人关注。据了解,公司在申报IPO前夕,也就是2017年3月,调整了会计政策,涉及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等方面。仅仅一个月后,公司便重新申报IPO。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发审委的注意,他们要求公司详细解释这一调整的原因,并追溯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除了会计政策的调整,捷佳伟在会计专业独董的变更上也显得较为频繁。在2012年至2017年间,公司相继更换了三位会计专业独董。而在公司申报IPO的前夕,陈志君突然提交辞呈,并缺席了董事会会议。发审委对此表示关注,要求公司解释会计专业独董频繁变动的原因,以及是否涉及发行人财务制度、内控制度规范性或其他财务问题。
回顾捷佳伟的IPO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在遭遇IPO财务大审查后,公司巧妙避开审查,却如今被“秋后算账”。过往的狼狈经历将被发审委重新提及,公司需要说明撤销前次发行申请的真实原因。发审委还要求公司详细解释会计政策和独董变更的问题,这无疑给公司的IPO进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发审委的严格审查,捷佳伟需要坦诚面对过去,解释清楚所有的疑问。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需要向投资者展示出自己的诚信和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顺利推进IPO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