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601933)出售联华超市21%股权 阿里系接手打

炒股技巧 2022-11-20 21:31炒股技巧www.xyhndec.cn

  永辉向易果平价出售所持联华超市21.17%股权。

  永辉&百联&联华同日公告,永辉超市与易果生鲜签订《股份转让合同》,拟作价4.01港元/股转让所持有的联华超市全部股份(2.37亿股,占联华总股本21.17%),出让总价9.50亿港元(与永辉当初受让价相同)。易果生鲜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摘得生鲜电商最大融资,其背后重要金主正是阿里巴巴(先后参与战略投资、A轮、领投C轮)。本次转让完成后,百联股份与集团合计持股比例保持不变(42.73%),仍为联华超市控股股东。

  联华超市华东知名超市品牌,业绩表现不甚理想。

  联华超市主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与便利店三大业态,分别通过"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品牌进行不断扩张。截至2015年末,公司总门店数达3883家,其中直营1565家,加盟2318家,遍布全国19个省份及直辖市。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及电商冲击,公司整体业绩承压,2015、2016H1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5.64亿、-0.72亿,,公司发布盈利预警,预计16Q1-3业绩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0%-40%。

  阿里系线下超市布局再下一城,双线融合势不可挡。

  本次投资是阿里继三江后在超市业态的又一重要布局,充分彰显其对践行"新零售"--即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坚定决心。为何选择超市为切入口进行尝试,我们认为在众多零售业态中,超市业态具备消费频次高、粘性强、网点众多、品类丰富等特征,有助于电商掌握丰富线下消费数据;,相较于国内百货联营模式下"二房东"的角色,超市能够掌握商品供应链,为互联网重构实体零售创造条件。

  对于永辉超市而言,由于联华超市近年亏损较为严重,且双方供应链整合效果未达预期,本次出售通过剥离该部分亏损资产,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9.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回笼资金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百联股份而言,作为沪国资委旗下优质竞争性资产,本次旗下联华超市引入阿里系或进一步提升未来混改预期,有望通过引入阿里互联网思维与先进管理水平,提升超市业务经营效益。

  风险提示消费环境低迷、异地扩张进度低于预期等

  联华超市华东知名超市品牌,业绩表现不甚理想。联华超市系上海首家以发展连锁经营为特色的超市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与便利店三大业态,分别通过"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品牌进行不断扩张。截至2015年末,公司总门店数达3883家,其中直营1565家,加盟2318家,遍布全国19个省份及直辖市。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及电商冲击,联华超市整体业绩承压,2015、2016H1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5.64亿、-0.72亿,,联华超市发布盈利预警,预计16Q1-3业绩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0%-40%。

  阿里系线下超市布局再下一城,双线融合势不可挡。本次投资是阿里继三江后在超市业态的又一重要布局,充分彰显其对践行"新零售"--即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坚定决心。为何选择超市为切入口进行尝试,我们认为在众多零售业态中,超市业态具备消费频次高、粘性强、网点众多、品类丰富等特征,有助于电商掌握丰富线下消费数据;,相较于国内百货联营模式下"二房东"的角色,超市能够掌握商品供应链,为互联网重构实体零售创造条件。

  全面推进战略发展,多领域构建业务格局。永辉作为跨区域扩张的全国性连锁龙头,截至16年10月,合计拥有门店437家,已签约未开业门店184家。近年来通过供应链、中央大厨房、联合采购等一系列改革优化,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第一,强化生鲜优势,目前深度直采占比约70%,签约澳洲供应商等提高全球生鲜直采规模,生鲜损耗率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中央大厨房模式建立永辉蔬菜种植基地、活鱼配送基地、水果储存配送中心等,保证门店充足货源与差异化经营;第二,供应链优化整合,通过打造垂直供应链、加强海外直采体系建设、整合区域供应链提高自身竞争力,联合采购+物流IT提升运营效率,致力于成为食品供应链公司;第三,定增引入京东,推进生鲜O2O发展,在物流、金融、联合采购、数据库后台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未来新增门店速度或将提高至80-100家,持续提升市占率,实现全国TOP3,绿标店Bravo业态布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提高对升级消费需求的覆盖。

  维持"买入"评级。永辉超市是中国生鲜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行业竞争优势和整合能力,以合作及投资方式进行全国布局,联合牛奶国际、中百集团等进行全球联采。本次出售联华超市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16-18年EPS分别为0.11元、0.14元、0.18元,对应PE分别为46倍、37倍、27倍,维持"买入"评级。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