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庄科技拟登陆创业板:35项核心技术中有33项无对应发明专利
【深度报道】华庄科技备战创业板:核心技术众多,发明专利却成短板
近日,广东华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庄科技)向创业板发起冲击,拟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电子智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等。随着深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发出,公司的研发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华庄科技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服务,覆盖汽车电子、新能源与储能、消费电子、智能电器四大领域。虽然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研发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发明专利数量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了解,华庄科技拥有的35项核心技术中,有高达33项没有对应的发明专利。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仅取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而且,这8项发明专利中有过半是受让或购买的。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对华庄科技研发质量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质疑。
华庄科技所处的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迭代快,技术研发人员是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公司研发人员的低占比及学历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让人疑惑。尽管公司表示,这些基层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主要从事工艺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等相关研发工作。但行业从业经验和专业程度是否能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仍有待观察。
另一方面,华庄科技拟登陆创业板的决定也凸显了其对“三创四新”特性的追求。根据创业板的相关规定,企业对研发投入有着明确的指标要求。华庄科技选择了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这一选项来证明其符合创业板定位。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华庄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和学历水平都明显偏低,引发了市场对华庄科技研发实力的质疑。
尽管华庄科技在解释中表示,低学历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但发明专利的数量仍然是衡量一家高科技企业研发质量的重要标准。华庄科技在这一方面的短板,无疑给公司登陆创业板的前景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华庄科技在备战创业板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质疑,但公司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步伐。未来,华庄科技能否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克服这些挑战,将成为其成功登陆创业板的关键。市场将密切关注华庄科技的研发进展和专利申请情况,期待公司能够在未来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在华庄科技的专利布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其在创新领域的活跃程度,更看到了专利布局与核心技术之间的微妙关系。从数据来看,除了少数几项专利外,大部分核心技术并未获得发明专利的支持。尽管公司在八大领域拥有八项发明专利授权,但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近期才获得授权,而且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受让或购买取得。值得注意的是,“具备5G无线宽带路由器功能的5G固定通话设备”这一重要专利,在申请阶段经历了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最终在企查查显示的时间为2021年9月完成转移。这一重要信息在公司的招股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披露。
对于华庄科技来说,其五大类核心技术矩阵中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尚未获得专利保护,这无疑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疑问。拥有自有或自建智能控制器制造产线的部分主要客户,如比亚迪、华宝新能、江西台德等,在与华庄科技交易金额减少的情况下,不禁让人对华庄科技的产品依赖性及其核心竞争力产生疑虑。公司在申请阶段购买的三项发明专利与核心技术的不对应性,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购买专利以装点研发门面的质疑。
面对如此多的疑问,华庄科技尚未给出明确的回应。这无疑加深了市场对于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以及专利布局合理性的疑虑。对于华庄科技而言,如何有效整合其丰富的技术资源并转化为可专利保护的资产,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否则,这可能会对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在未来,华庄科技需要更多地展示其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和优势,以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关于专利布局与核心技术的问题,不仅仅是华庄科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所有科技企业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毕竟,专利布局与核心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关于此问题,《大众证券报》明镜工作室记者将持续关注并寻求解答。记者 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