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的认识误区有什么
关于成交量的认识误区解析
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成交量的话语:“股市中什么技术都可以骗人,唯有成交量不会骗人。”许多投资者认为股价的涨跌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而成交量则是这一关系的直接体现。尽管这些理论听起来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投资者发现,按照这些理论来判断股价走势往往会被套牢。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对成交量的认识存在误区。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些误区。
误区一:股价上涨时必须放量
许多投资者认为,股价的上涨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换言之,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成交量必须放大才能支撑股价持续上涨。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在实际操作中,成交量的放大是因为多空双方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但当市场人士的意见趋于一致时,成交量可能并不会放大。特别是当投资者普遍看好股价后期走势时,可能会出现无人愿意抛售的现象。虽然市场上有很多人想要买进,但可能无法成交,成交量自然无法放大。
庄家高度控盘的情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庄家拉高股价的过程中,由于已经掌握了股价运行的控制权,盘中的浮动相对较少,因此在庄家拉升股价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抛盘,这样就不需要用太多的去接盘,所以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并不会放量。
误区二:突破平台时一定要放量
很多投资者认为,股价经过横盘震荡整理后,突破整理平台时一定要放量才是真正的向上突破。这种看法同样存在误区。
在股价经过横盘整理后,如果庄家达到了高度控盘的程度,那么只需要少量的成交量,就能把股价拉上去。因为庄家已经清洗掉了盘中的浮动,在拉升股价的过程中,没有太多抛售盘的阻碍,自然不需要放量就能轻松突破整理平台。
投资者也要警惕放量向上突破可能是庄家制造的假突破陷阱。放量突破同样可能意味着股价调整的开始,这可能是短线操作的卖点。
误区三:下跌过程中缩量就会止跌
当股价在下跌通道中运行时,很多投资者会认为只要成交量出现萎缩,就表明做空动能正在衰退,股价即将止跌反弹。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当大多数投资者都不看好该股时,即使盘中有大量抛盘也无法达成交易,这会导致成交量萎缩。此时的无量阴跌并非是做空力量正在衰退,而是无人愿意接盘导致的。投资者在判断股价是否止跌时,不能仅依赖成交量的萎缩,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投资者在认识成交量时,应该全面考虑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不能一味陷入固有的认识误区。只有深入理解成交量的真正含义,才能更好地把握股市的走势。